近年来,韩国政坛风波不断,局势极其复杂。前总统尹锡悦的政权曾因闹剧陷入混乱,最后导致他被弹劾下台,迎来了新总统李在明的上台。李在明上任之初便面临着一系列政治、经济和外交的挑战,尤其是在处理中韩关系时,继尹锡悦时期紧张的外交局势后,右翼势力的干扰更是让局面愈发复杂。
2025年7月22日晚,在首尔中国驻韩大使馆附近,支持尹锡悦的右翼团体“自由大学”聚集抗议,原本他们是为了表达对总统选举舞弊的愤怒,结果却将矛头指向了中国。团体成员撕毁了横幅,横幅上印有中国国旗和中国驻韩大使戴兵的头像。令人不安的是,这一事件发生在李在明刚刚处理完韩国外长赵兑烈的涉华言论后,且时间巧妙地接近了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日。这种挑衅性的举动无疑加剧了本已紧张的中韩关系,给两国的外交对话增添了更多的阻碍。
李在明于2025年6月3日的总统补选中,以49.42%的得票率战胜了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,并于6月4日正式就职,成为韩国第21任总统。李在明提出的政策主张强调社会公平和实用主义外交,坚定支持韩美同盟的同时,也希望可以平衡与中国的关系。在尹锡悦任内,韩国与美国和日本的联盟逐步加强,而尹锡悦多次公开提及中国作为威胁,激发了右翼势力的情绪。这些右翼团体,包括“自由大学”,从2025年1月起便活跃在韩国社会,公开反对尹锡悦的弹劾,并将国内问题归咎于中国和朝鲜。
李在明上台后,便着手修复与中国的关系。6月6日,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,重申韩美同盟的重要性,并表示希望推动与中国的合作。6月10日,他与中国领导人通话,双方都同意深化睦邻友好、促进经贸和文化交流。李在明在与中国的谈话中表示,对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钦佩,并重视韩中关系,期望通过合作取得更多成果。中方则强调,韩中建交33年来,双方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,合作有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。6月11日,韩国军方暂停了对朝鲜的喊话,随后李在明也指示调查反朝传单的行为,显示出缓解半岛焦灼的事态的意图。
然而,李在明在外交上的努力并未能完全平息国内右翼的反应。韩国外长赵兑烈在一次采访中表示,韩国加强与美日的合作必须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,这一言论被解读为敏感的涉华言论,迅速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。李在明通过总统办公室紧急澄清,强调外交政策要保持平衡,避免中韩之间产生误解。他此举显然是为了踩刹车、稳定局面,因为韩国与中国的经贸联系极为紧密,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,韩国的出口大部分依赖于中国市场,贸然激化矛盾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。
尽管李在明不断努力修复关系,右翼势力依旧不甘心,认为尹锡悦下台是由于外部干扰,甚至怀疑中国在韩国的选举中有所介入。2025年7月22日,“自由大学”团体在中国大使馆附近集会,本应是抗议李在明选举舞弊,但他们最终转向了抨击中国的立场,并当场撕毁了印有中国国旗和戴兵头像的横幅。此举触犯了韩国刑法第108条,规定侮辱外国使节可判三年以下监禁或罚款。第二天,中国大使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,强烈谴责该行为,并向韩国外交部提出交涉,要求加强使馆的安全保护。韩国警方迅速展开调查,首尔南大门警察署于8月正式立案,并以涉嫌侮辱外国使节为由传唤“自由大学”成员。
尹锡悦的政治遗产仍在影响韩国社会,他在任期内煽动的情绪深深烙印在一些右翼支持者心中。尹锡悦通过手段制造了焦灼的事态,甚至在事败后仍企图将责任推给外部,尤其是中国。这种情绪激化了国内的分裂,使得右翼力量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不满。尹锡悦下台后,国民力量党继续对李在明的胜选心存不满,甚至将选举舞弊的阴谋论推向中国。
2025年9月3日,中国将举行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,李在明原计划派大使出席,但由于国内局势敏感,他决定缺席。这一决定试图避免保守派的攻击,但右翼团体的行为让李在明的政治处境更为复杂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依旧推动与中国的外交沟通,并加强了使馆周边的安全巡逻,警方也限制了右翼团体的活动规模。尽管如此,事件的发生仍然给中韩贸易带来了短期的波动,部长级对话的恢复也面临考验。
尹锡悦的政治失败为韩国社会埋下了深刻的裂痕,右翼势力的存在成了国家的一大隐患。李在明虽努力修复与中国的关系,但面临的内部阻力不容忽视。韩国国会的35%席位由保守派占据,舆论场也大多偏向保守阵营,李在明政府要推进改革,势必需要更加智慧和耐心。他已提出一系列自主外交政策,包括取消萨德部署承诺,收回韩军指挥权,并废除对日本的旧协议。然而,美国的压力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谈判难题也使李在明面临外交挑战。
中韩关系的发展取决于两国之间的互信,而经贸合作无疑是最坚实的基础。韩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巨大,任何挑衅性行为最终都会伤害到自己。尽管右翼势力的行为恶劣,但韩国的立案调查是一个积极的信号,表明韩国政府希望依法处置,避免进一步损害中韩关系。李在明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若能坚持到底,双方的合作前景依然可期。
李在明曾在6月24日引用《西游记》中的芭蕉扇比喻权力,告诫官员要慎用权力,提示警醒我们每个小的举动都可能会产生大的影响。这一表态接地气,显示出他对政治的深刻理解。这场关于中韩关系的风波,就像一面镜子,反映出韩国政坛的深层次问题。李在明尽管努力修复局面,但右翼的挑衅行为却让局势更复杂。希望韩国能够依法处置,维护两国关系的稳定,因为大家都明白,邻国和则利,斗则损。中韩合作不仅有助于两国经济复苏,也对地区的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